欢迎访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官方网站

专题专栏

中山一院呼吸影像诊断专家到我院放射影像科进行交流指导

发布时间:2024-11-06来源:放射影像科编辑:浏览:

分享到:

为进一步加强粤桂两地医学影像学科的交流合作,提升我院放射影像科医生专业能力水平,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放射影像科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影像诊断科专家杨有优教授来院进行授课,科室全体人员参加,同时也吸引了临床科室众多医护人员前来听课。

我院副院长杨超对杨有优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他简单介绍了我院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放射影像科发展情况。他提到,在当今全球医疗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放射影像科的发展正朝着智能化、精准化、临床化、院前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影像科医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加强技术团队的业务水平,以满足临床对影像科数据的需求。杨有优教授在放射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期待他的“传经送宝”能为我们带来丰硕的成果,助力科室朝高质量方向发展,为群众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在读片环节中,杨有优教授围绕科室疑难病例中的肺部多发囊性病变合并肺结节、感染性病变等内容进行阅片指导。他深入分析这些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分布、密度、边缘、内部结构等,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为不同类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在授课环节,杨有优教授带来了题为《肺亚实性结节》的精彩授课。他从肺亚实性结节的定义与分类展开,系统地讲解了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与浸润腺癌等不同病变类型的特点,详细阐述这些病变在细胞形态变化和影像学表现方面的总体特征,包括从磨玻璃样改变到部分实性再到实性成分增多,从光滑边缘到分叶状、毛刺状边缘,从内部结构的细微变化到与周围血管、支气管、胸膜等的复杂关联等。

杨有优教授的授课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让我院放射影像科年轻医师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让大家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院放射影像科通过定期邀请学术专家授课、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平台等方式,为年轻医生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为学科发展及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科室也将持续加强与学科专家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粤桂两地放射医学事业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来源:放射影像科)





专家介绍

杨有优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精品课程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委员

中华放射学会心胸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

广东省放射学会心胸组副组长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方舱医疗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会常务委员

国家研究生教材《心血管病放射诊断学》、《中华医学影像•呼吸系统卷》和《中华医学影像•心血管系统卷》编委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最高IF38.7)和《中华放射学杂志》论著10篇

以第一主编出版专著《先天性心脏病CT诊断学》1部

以第一完成人因成果“高端CT无创诊断心血管疾病”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以第一负责人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项目3项

擅长心胸疑难疾病影像诊断,特别是在早期肺癌、弥漫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肿瘤诊断方面有较高造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