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6来源:神经外科编辑:浏览: 次
一年前,桂林的莫女士(化名)发现自己左下肢像被无形力量 “抽走”了力气,走路变得艰难。四处求医无果后,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RI)等,确诊为颈6-7水平(颈髓)髓内肿瘤,需进行手术治疗。
颈髓作为人体神经传导的“总枢纽”,是脊髓的一部分。肿瘤与脊髓紧密纠缠,手术稍有差池,截瘫、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便会接踵而至。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我院神经外科脊髓亚专业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及MRI结果,多次组织病例讨论,精准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等,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电生理监测如同“神经雷达”,实时监测脊髓功能,让每一丝神经的异常都无所遁形;B超化身“透视眼”,精准定位肿瘤边界;CUSA刀则像“温柔切割手”,在分离肿瘤与脊髓时,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神经外科脊髓亚专业团队医生运用多项技术手段协同作战,为患者的脊髓功能撑起“安全伞”。
历经5个小时,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肿瘤被完整切除!术后,莫女士的左下肢肌力较术前有所下降,经过三天术后治疗,基本恢复到3级,术后的病理结果提示室管膜瘤,手术完整切除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神经外科脊髓亚专业团队梁有明副主任医师介绍,颈髓髓内肿瘤手术,堪称神经外科“地狱级副本”。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团队的紧密协作和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神经外科脊髓亚专业团队也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我院神经外科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单位重点学科,致力于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和研究。此次颈髓髓内肿瘤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神经外科在脊柱脊髓亚专业领域的技术再上新台阶。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学科普:脊髓里的“不定时炸弹”
髓内肿瘤是指起源于脊髓内组织的肿瘤,是发生在脊髓内部的“恶性房客”,每年新发病例约2.3/10万人。其典型症状包括:
✅ 颈部/腰部顽固性疼痛;
✅ 四肢进行性无力;
✅ 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 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颈部疼痛、肢体无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早期患者的治愈率已达70%以上。
神经外科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神经外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主要科室之一,也是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的重点科室,广西神经系统疾病疑难危重病人的联络会诊、转诊和救治基地,广西临床重点专科。
目前,科室编制床位34张,医生团队10人,其中医学博士3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人。护理团队1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在治疗帕金森病、颅脑肿瘤、脑积水、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等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大力支持下,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院神经外科规划瞄准国际前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未来5年内建成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神经肿瘤、颅脑创伤、脊柱脊髓疾病、神经重症等亚专业齐全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
主要专家介绍
杨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曾在皇家墨尔本医院执业;荣膺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羊城好医生、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和6届年度好大夫。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基金7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等杂志上发表 SCI论文14篇,最高影响因子16.7分。
学术任职:中国康复医学会外科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基层技术推广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脑活检技术分会副主委、广西医学会第十一届理事。
社会兼职:历任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中山大学侨联主席、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获奖情况: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擅长:帕金森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积水、癫痫、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的诊治,尤其是复发三叉神经痛、复发脑积水的处理以及老年患者微创手术。参与开展国内第一例全麻下帕金森病DBS手术。已经为60位80岁以上老人主刀开颅手术,三叉神经痛最高年龄94岁、帕金森病最高年龄80岁。
钟书,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神经科学党支部书记、卒中中心副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秘书长
广西卒中专科联盟主席
中国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预防医学会卒中防治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脑损伤评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工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手术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等
国家卒中学院特聘讲师
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委
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十周年菁英先锋奖、中国志愿医生脱贫攻坚功勋奖等荣誉称号。
擅长脑中风、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急性血管闭塞、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静脉窦血栓、头皮血管畸形、脊髓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等脑脊髓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复杂颅脑创伤、神经急诊重症、重症感染、各类脑出血、脑积水等疑难疾病的诊治。
梁有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常委
广西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专委会脑胶质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应用神经导航及内镜技术于神经系统肿瘤手术,包括垂体腺瘤、胶质瘤、脑膜瘤切除术等。
林通,副主任医师,广西预防医学会卒中防治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与手术治疗及临床研究;擅长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烟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肿瘤,脑出血及脑外伤的微创治疗。
曾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家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发表SCI论文1篇,国家中文核心杂志10余篇,主持区卫健委课题2项,参与区级及市级课题8项。
陈云鹏,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曾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华西医院等医院工作和学习。
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功能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颅脑损伤等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梁曦,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广西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到天津环湖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脑肿瘤、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擅长使用显微镜、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立体定向开展脑肿瘤切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治疗。
陈杰飞,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曾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修出血性脑血管病一年。
擅长各种疑难脑血管病、各种颅脑外伤、脑积水、脑出血和颅内感染等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并获奖,已发表专业核心论文10余篇。
黄锐,博士学位,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专业,2020年9月-2021年2月在福建协和医院进修脊柱脊髓专业。广西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专委会脑胶质瘤委员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至今,擅长椎管肿瘤显微手术,脑出血显微、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完成颅脑肿瘤开关颅、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脑室穿刺引流术、颅脑外伤手术。
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自筹课题一项,在《BMC Neurology》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篇。(来源:神经外科)